朱飞奇, 钟旗, 许春燕, 邱国真, 陈淳淳, 郭启雯, 林燕维, 孟雪娅
目的: APP、PS-1和PS-2是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致病基因,APOE4是AD最常见的高风险基因,近些年来分拣蛋白受体相关基因1(SORL1)基因突变也被认为是AD的高风险基因,但是国内SORL1基因突变所致早发型AD的病例报道较少。方法: 深圳市罗湖区老年病医院老年性认知障碍病房2018年9月开始对部分早发型痴呆患者进行脑脊液阿尔茨海默病标志物检测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 在21例痴呆患者全外显子测序中,发现5例早发型AD患者携带SORL1基因新发突变:病例1, 70岁,女性,因“记忆力下降10年加重5年”就诊,为SORL1基因突变位点47号外显子杂合突变:c.6439A> C(腺嘌呤>胞嘧啶),导致氨基酸改变p.I2147L(异亮氨酸>亮氨酸);病例2, 44岁,男性,因“记忆力下降2年”就诊,为SORL1基因9号外显子杂合突变:c.1397A> G(腺嘌呤>鸟嘌呤),导致氨基酸改变p.N466S(天冬酰胺>丝氨酸);病例3,女性,65岁,因“认知功能下降3年余”就诊,为SORL1基因4号外显子杂合突变:c.579C> G(胞嘧啶>鸟嘌呤),导致氨基酸改变p.F193L(苯丙氨酸>亮氨酸)。病例4,女性,60岁,因“记忆力下降5年余”就诊,为SORL1基因为33号外显子杂合突变:c.349C> T(胞嘧啶>胸腺嘧啶),导致氨基酸改变p.P117S(脯氨酸>丝氨酸);病例5, 59岁,男性,因“记忆力下降6年加重2年”就诊,为SORL1基因25号外显子杂合突变:c.3575G> A(鸟嘌呤>腺嘌呤),导致氨基酸改变p.C1192Y(半胱氨酸>酪氨酸)。结论: SORL1基因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不同突变位点对AD的致病力、对患者后代AD发病风险的影响以及早期干预措施等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