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2023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临床专业分会场精彩荟萃
2023年7月23日,进入到“2023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会议的第二天,今天共有六个分会场,分别是:早期科学预防分会场、临床专业分会场、 影像学专业分会场、人工智能应用分会场、中医药专业分会场、北京分会场,据统计,今日的大会参会总浏览量为:3万余人。
2023年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于2023年7月22日在京拉开帷幕,临床专业分会的学术年会于7月23日召开(以线上形式)。本次会议也是(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及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举办的2023-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的专业分会场。
临床专业分会场由协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乔立艳教授,临床分会两位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赵辉教授和解放军第906医院王运良教授作为执行主席。临床分会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薛群,(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理事、北京天坛医院王桂红,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朱飞奇,王运良、赵辉教授等主持,邀请了国内十位在认知障碍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会议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高秀梅教授分享了中西医结合神经阻滞联合循经筋取穴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经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顾柏俊教授通过鞘内注射copaxone,提高天然吞噬系统能力,从而逆转β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性。淄博148医院尹红蕾教授分享了姜黄素通过JMJD3-H3K27me3-BDNF减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军教授通过队列研究的结果提示直立性低血压会增加痴呆的发病风险。山东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李雪梅教授对帕金森病痴呆诊断标准和诊疗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中国台湾高雄医院杨渊韩教授分享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尤其关注了光合治疗的作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刘学源教授阐述了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分析了脑血流障碍与胆碱能系统损害的相关性。北京老年医院吕继辉教授针对我国老年患者的特点,对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认知障碍进行了详细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刘雪婷医生对APOE基因与炎症共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机制进行了汇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罗本燕教授提出了血红蛋白、血尿酸与认知功能下降存在相关性。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晓蕾教授汇报了其团队的超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和生物标记物的研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徐运教授阐述了脑小血管病的早期预警、诊断及干预转化研究成果。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逐年增加,医务工作者和社会人士对阿尔茨海默病给予了更多地关注,此次会议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各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分享了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观点,对于提高阿尔茨海默病的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本场新闻专题报道:王静
审阅:乔立艳
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临床专业分会
2023年7月23日
发布日期: 2023-07-24
浏览: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