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2025年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早防早治,守护认知”的号召,提升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科学认知,推动早期筛查与干预理念,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和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的指导下,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于2025年9月18日上午在医院门诊大厅举办了大型阿尔茨海默病专题义诊活动。本次活动由医院神经内科牵头组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反响。
一、 活动背景与重要性:直面认知误区,筑牢早筛防线
阿尔茨海默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延缓病情进展、维持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然而,正如活动宣传资料所示,公众普遍存在“老了记性差很正常,不用查”和“查出来也治不好,不如不查”等认知误区,导致主动早筛比例极低(调研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不足5%),错过了最佳的干预窗口。本次义诊正是为了打破这一恶性循环,通过权威专家的现场答疑解惑,传递“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核心信息,旨在唤醒公众的健康意识,为潜在患者及其家庭筑起第一道“守护网”。
二、 活动现场:秩序井然,内容专业,服务暖心
活动当日,醒目的红色主题横幅“早防早治 守护认知”点明了活动宗旨,营造了关爱认知健康的浓厚氛围。现场设置了专业的咨询台,由五位神经内科专家和两位护士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市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体,提供面对面的专业评估和健康指导。活动现场人流如织但秩序井然。众多市民,包括许多老年人在内,或坐或站,有序排队等候咨询,积极参与互动。医务人员不仅解答关于记忆减退、认知障碍的疑虑,还重点介绍了医院正在开展的AD血液生物标志物(如P-tau181)临床研究项目。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免费、前沿的早期风险预知途径,吸引了大量关注和咨询意向。此外,现场还科普了MIND膳食、“168饮食”等非药物干预手段,以及仑卡奈单抗等最新药物治疗进展,展现了医院在AD诊疗领域多方位的探索,惠及群众100余人。


三、 活动效果:传播理念,消除恐惧,连接服务
本次义诊活动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效触达目标人群:活动直接面向最有需求的中老年群体,现场接待咨询人数众多,成功将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
成功普及核心知识:有效挑战并扭转了公众对于AD早筛的常见误解,强调了“早发现”的积极意义,减轻了公众对疾病的恐惧感和无助感。
搭建便捷咨询渠道: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与顶尖专家直接沟通的宝贵机会,解决了“挂专家号难”的问题,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
推广创新科研项目:成功宣传并招募了AD血液检测临床研究的潜在受试者,推动了科研进展,也让更多市民有望受益于最前沿的医疗技术。
提升医院品牌形象:活动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关爱老年健康、引领专业发展的公益形象和技术实力。
四、 总结展望
此次由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牵头的阿尔茨海默病义诊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医疗服务实践,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健康科普行动。它有力地推动了阿尔茨海默病“早防早治”理念在深圳地区的传播,为构建老年友善社会、守护认知健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多学科协作优势,持续开展此类惠民公益活动,并深化在AD早期诊断与干预领域的临床与研究工作,为广大市民的脑健康保驾护航。
撰稿人:陈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