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2096-5516 CN 10-1536/R
  • 主办单位: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

期刊动态

2025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系列报道——从生物标志物融合到多场景实践会场(二十一)

聚焦脑健康全周期管理 防筛诊治抗多领域探索成果

 

8月8日至11日,2025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新观点、新进展、新成果”为主题,现场汇聚国内外600余名科学家、临床专家、企业家、渠道商及政策制定者,共话阿尔茨海默病(AD)及相关神经变性疾病的防治新路径。

 

迪安诊断于8月10日下午承办了“从生物标志物融合到多场景实践”分会场,邀请国内脑健康领域的权威专家,围绕生物标志物检测、多场景应用及健康管理策略等展开深入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推动脑健康服务体系的完善。

 

执行主席屈秋民教授做开场致辞

  

迪安诊断通过整合IP-MS(免疫沉淀-质谱)技术的Aβ42/Aβ40和PCR平台的ApoE基因分型,同时从基因型和表型层面进行AD风险的全面评估。

 

该会场执行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屈秋民教授表示,今年大会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脑健康服务正在国内快速发展,不同级别的医院、不同性质的医疗机构,都在展示丰富的实践和探索。生物标志物的创新和更加契合中国人群检测方案的推广,将给脑健康带来重要的助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汤荟冬发言

 

多学科协同脑健康服务的探索实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汤荟冬主任,介绍了国内外脑健康服务的模式、案例以及瑞金广慈纪念医院在脑健康领域的探索。她表示,脑健康的管理正逐渐从被动治疗往主动预防发展,而主动预防的基础,在于脑健康管理存在多个可干预的风险因素。

汤主任以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脑健康多元干预队列为例,详细阐述了这些国家在饮食管理、运动锻炼、认知训练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及成效,并着重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她介绍,瑞金广慈医院在脑健康服务领域也开展了深入实践,通过多学科协同,构建了涵盖早期筛查、综合干预、持续跟踪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瑞金医院集团高端医疗机构-广慈纪念医院正探索智能化临床辅助决策系统(GUARDS)在高端健康管理中健康评估和风险干预的应用价值。

 

凯莱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吴卫甲博士作报告

 

脑健康生物标志物多技术平台融合的迪安解决方案

凯莱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吴卫甲博士,围绕脑健康生物标志物的精准筛查,介绍了质谱技术的国际应用实践和中国本土化之路。他指出,质谱技术在脑健康生物标志物检测中展现出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能够同步检测Aβ42和Aβ40,有效避免因单一指标误差而导致Aβ42/Aβ40比值误差的进一步扩大,在众多检测技术中性能表现尤为突出。

迪安诊断成功将美国ICL行业领军企业QUEST的IP-MS(免疫沉淀-质谱)技术引入国内市场,并实现了高度一致性的落地应用。吴卫甲博士强调,不同的生物标志物适用于不同的检测技术平台,通过跨技术平台的生物标志物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生物标志物的价值,这对脑健康的精准评估至关重要。迪安诊断通过整合多技术平台,成功推出了TANGO系列产品,其涵盖多种脑健康生物标志物,促进脑健康相关检测服务的精准化发展。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蔡燕宁作报告

  

构建神经变性疾病科研转化的“中国方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蔡燕宁主任,聚焦神经变性疾病的高质量队列建设和相关学术转化成果进行了分享。围绕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快动眼睡眠期行为障碍等疾病,宣武医院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神经变性疾病前瞻性队列。该队列包括丰富的多维度数据,结合云端管理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疾病早预警、精准分型与队列远程协同提供了底座。

在高质量队列的基础上,探索外泌体Aβ42和α-synuclein、血浆p-Tau217、cfDNA完整性等早期标志物的转化应用,同时促进基础机制研究、伴随诊断产品开发及干预临床试验的快速转化。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陈胜云作报告

 

 

脑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陈胜云主任,分享了脑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实践。她表示,脑健康涵盖脑血管健康、认知健康、精神心理健康、睡眠健康以及脑器质性疾病等多个方面,强调了脑健康“体检”的重要性。

陈主任建议40岁以上人群开展针对性的脑健康筛查与管理,通过脑功能评估、遗传风险评估、生物标志物筛查、营养代谢评估以及“AI+影像”等先进技术,实施涵盖认知、血管等多维度的综合评估,构建全面的脑健康全周期管理体系,实现预防与治疗并重的目标。陈主任还以“脑健康六支柱”为框架,结合混合性轻度认知障碍案例,展示了降压、营养支持、认知训练等个性化干预方案在改善症状方面的显著效果,强调了早期筛查与干预对提升生存质量的关键作用。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律东作报告

 

精神与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与鉴别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律东主任,深入阐述了精神障碍与认知障碍的特点,指出两者在发病机制层面存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联。原发性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继发性脑病(如自身免疫性脑炎)均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影响涉及注意力、记忆力,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

律主任通过抗NMDAR受体脑炎病例,展示患者从精神症状起病(如胡言乱语、烦躁不安)到认知损伤的过程,以及激素冲击疗法、丙种球蛋白、抗CD20单抗等免疫治疗联合抗精神病药物的综合疗效。他还强调了识别“红旗征”(如病情快速进展、抗精神病药物无效)的重要性,并提出多学科团队(包括神经科、精神科等)协作是提高诊断准确率和干预效果的关键。

 

迪安诊断健康To C事业部严英才博士作报告

 

脑健康服务单元的构建与运营

迪安诊断健康To C事业部严英才博士,分享了脑健康服务多元干预单元的建立和实施路径,提出“筛查-评估-干预-转诊”的闭环管理体系。他介绍,以社区为核心场景,整合数字化认知评估和血液检测(迪安诊断独家引进的IP-MS平台的血液Aβ42/40标志物)等工具,可将人群进行风险划分,并针对不同风险人群实施多元干预策略。

严博士还分享了迪安诊断健康To C事业部联合合作伙伴在上海杨浦区实施的脑健康筛查和管理案例:4年间该社区累计筛查超1万人;使用该筛查方案,筛查成本降低40%以上,筛查效率提高50%-75%;高风险人群经过多元干预后认知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数据驱动决策、数字化筛查和生物标志物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可复制的社区初级脑健康管理模式,为老龄化社会认知障碍的防控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本会场线下参会人员众多,线上参会人员统计:487人

 

 

迪安诊断脑健康综合检测方案在大会展台

 

2025健康桥-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新闻报道组

从生物标志物融合到多场景实践会场执笔:刘旭凌

2025年8月10日



发布日期: 2025-08-29    浏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