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AD防治新路径 中西医融合成破局关键
2025年8月10日,“2025健康桥-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第二天,继昨日国内外专家们的精彩演讲后,今日中医药分会年会专场与会专家也做了详尽的报告。本次会议主题为“认知障碍中医干预范式的新进展”,特邀七位权威专家,系统展示了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额颞叶痴呆等认知相关疾病领域的中医药研究成果。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军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认知障碍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和业内代表,共同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相关疾病防治的前沿研究成果、诊疗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军主持开幕式并致辞,对参会专家和各位委员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他们对本次会议的支持和关注,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顾耘教授主持
杨戈教授主持
刘征堂教授主持
会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杨戈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征堂教授担任执行主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顾耘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杨戈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刘征堂教授共同担任主持。
中医药分会年会专场邀请了国内七位知名专家莅临现场,他们通过精彩的专题报告和深入的讨论,分享了他们在科研和临床实践中的最新成果和见解,为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相关疾病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作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基于“虚气留滞”的脑血管病病机理论,创新提出“培元通滞”的核心治法,创制黄精健脑方、开心解郁丸、丹琥宁神方三种专方,针对缺血性脑白质病的不同证型及主症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
李浩教授作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李浩教授研究发现还脑益聪方降低制何首乌肝毒性成分含量,安全性高,对认知功能障碍小鼠疗效显著,通过调节代谢酶和代谢通路发挥减毒存效作用。
刘毅教授作报告
上海市中医医院刘毅教授提出止颤颗粒可增强美多芭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止颤颗粒低剂量与美多芭合用可适当减少美多芭的用量。
裴卉教授作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裴卉教授从临床-动物-细胞三个维度开展参麻益智方对VaD大鼠lncRNA-miRNA二元网络调控作用研究,阐明参麻益智方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机制。
彭丹涛教授作报告
中日友好医院彭丹涛教授从诊断和治疗策略角度探讨了额颞叶痴呆(FTD)。
许蓬娟教授作报告
天津中医药大学许蓬娟教授团队证实YHD通过激活Nrf2/HO-1/GPX4信号通路,有效抑制神经元铁死亡,减少Aβ毒性,对AD的治疗展现出巨大潜力。
周爱红教授作报告
宣武医院周爱红教授对快速进展性痴呆(RPD)概念演变和疾病谱进行概述,并用丰富实际病案对RPD进行进一步阐释。
本次分会存在很多闪光点,包括病机理论创新:基于传统中医理论提出脑血管"虚气留滞"新病机,创新性建立"培元通滞"治法体系,开发三专方精准干预脑白质病变不同证型。毒性调控突破:首次通过中药配伍实现"减毒存效",显著降低君药肝毒性成分并保持疗效,为含毒性成分中药复方应用提供范式。机制研究突破:揭示神经元铁死亡与认知障碍的关联性,开辟中医药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路径。协同治疗创新:验证中西药联用增效减毒模式,实现神经递质水平提升的同时减少西药用量。
本次会议的关键点,包括多靶点协同机制:中药复方同步调控氧化应激(ROS↓)、炎症(TNF-α/IL-1β↓)、突触可塑性(SYN/PSD95↑)、异常蛋白沉积(Aβ/Tau↓),突破单靶点治疗局限。核心作用通路,代谢调节通路:通过甘油磷脂/鞘脂代谢改善神经功能。抗氧化通路:激活Nrf2/HO-1/GPX4轴抑制神经元铁死亡。基因调控网络:靶向lncRNA-miRNA二元网络修复认知损伤。
此次大会启发点,包括精准防治新理念:窗口前移:通过调控铁死亡等早期病理环节实现超早期干预。分型施治:按认知下降/抑郁/焦虑等证候分型匹配专属方剂。中西融合:构建"中药调控通路+西药控制症状"协同模式。诊断体系升级:强调影像学、脑脊液标志物与基因检测三维整合诊断策略,显著提升复杂痴呆病因鉴别能力。
杨戈教授作会议总结
中医药专业分会的突出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新药创制突破:完成3个脑病专方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其中1项复方获国家专利并纳入AD用药指南。标准体系建设:牵头制定首部《FTD全国诊治指南》,建立行为量表与语言评估标准化体系。研究范式创新:首次绘制中药lncRNA-miRNA调控网络图谱,建立复方肝损伤保护机制验证新模型,开创中药通路反向验证分子生物学范式。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速,AD呈现“爆发性增长”趋势。面对这一严峻挑战,中医药“多靶点干预、整体调节”的优势成为破局关键。未来发展方向上,中医药专业分会将继续推进战略任务:构建AD全周期防治网络:推广“社区筛查-中医体质干预-三甲医院精准治疗”模式,2025年计划新增多家基层中医AD防治站点。深化中西医协同标准:制定《AD中西医结合诊疗路径专家共识》,建立疗效评价的“中医核心指标集”。进一步推动中西医协作框架下的个体化方案,加速复方新药研发,为全球神经变性疾病防治提供"中国方案"。
中医药正以“系统调节”破解AD单一靶点治疗困局。未来需进一步整合数智技术、深化机制研究,让千年智慧为全球AD防治提供“中国方案”。
本会场线下参会人员众多,线上参会人员统计:6675人
2025健康桥-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新闻报道组
中医药分会执笔:闫华、潘超然
审核:杨戈、潘露茜
2025年0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