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2096-5516 CN 10-1536/R
  • 主办单位: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

期刊动态

2025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系列报道——生物标志物分会纪实报道(十一)

8月10日上午,作为2025健康桥-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之一的“生物标志物分会年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行。会上,共有5位讲者带来了精彩报告。

 

陈鹏教授作报告

首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鹏教授作了题为“半胱氨酰 - tRNA 合成酶上调诱发神经炎症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机制”的研究报告。该研究表明,神经元来源的半胱氨酰-tRNA合成酶(CARS)与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之间形成正反馈循环,会产生并加剧神经炎症,进而导致认知功能损伤。这一研究结果为解析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炎症的细胞与分子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方继良教授作报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放射科方继良教授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名同时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抑郁症状的患者,接受24周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后,认知功能与情绪状态均获得显著改善;同期fMRI脑功能影像的前后对比显示,患者颞极及内侧眶额回——这些与认知和情绪密切相关的脑区——也出现明显变化。随访期间,患者持续保持良好状态。方继良教授指出,经皮迷走神经刺激或可成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潜在治疗选择。

 

 

郭夏副会长作报告

中国医疗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医药业商会副会长郭夏简要介绍了中国医疗集团25年的发展历程。该公司针对痴呆伴卒中、帕金森伴痴呆、痴呆伴精神抑郁等难治性共病,借助AI为患者设计精准治疗方案,并依托真实世界临床研究(RWS)提升疗效,不仅为患者提供周全的治疗方案,为医生提供优化治疗的研究手段,还为企业提供药物研究和注册数据。目前,他们已开展400余项临床研究,申报上千项专利,并参与荣获国家科学进步奖等重大科研奖项。中疗RWS机构分布于中国各大城市,在海外的香港、纽约、硅谷、多伦多等地也设有分支机构。

 

 

 

林萍教授作报告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检验科林萍教授报告的主题为“老年认知与情绪障碍精准诊断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转化”。她介绍,团队通过对生物标志物进行数据挖掘与整合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疾病特征数据库,开发出包括早期精准诊断模型、个性化用药监测模型、疾病风险预警模型等一系列模型,并已将其应用于临床。2020-2024 年,团队已完成阶段性成果转化,包括5项专利、2个试剂盒、1个指南、1个软件著作权,还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卫健委医学新技术研究与转化种子计划等支持。

 

 

骆海明教授作报告

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骆海明教授介绍,其团队基于血浆标志物进行AD早期检测研究,从建立AD核心标志物Aβ1-42、p-tau181、p-tau217 等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筛选平台入手,开发了可同时检测ATN标志物等系列方法,初步实现了对血浆中多种AD核心标志物的同步检测。

这些报告显示,我国在生物标志物领域已取得一定进展,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必要基础。

本会场线下参会人员众多,线上参会人员统计:3799人

 

2025健康桥-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学术大会新闻报道组

生物标志物分会执笔:李坤成

2025年8月10日

 



发布日期: 2025-08-29    浏览: 12